久久精品人人爽,华人av在线,亚洲性视频网站,欧美专区一二三

ctc是什么的縮寫(ctc是什么意思)

168次閱讀
沒有評論

共計 4054 個字符,預計需要花費 11 分鐘才能閱讀完成。

欒楷濤

CTC 技術自提出以來,就收獲了諸多新能源車企的關注和青睞。在國外,特斯拉提出了 4680 Structural Battery(CTC)方案,并收獲了巨大的反響。而在國內,零跑汽車早在 2016 年就開始對這一技術進行預研,如今,包括國外傳統車企巨頭大眾、沃爾沃,國內動力電池巨頭寧德時代等企業,紛紛宣布未來將研發 CTC 電池技術。

眾多企業的一擁而上并非跟風,而是證實了這項技術所帶來的優勢確實誘人,也讓人對這一技術下能夠誕生怎樣的新產品產生了極大的好奇。而如今,這一超前的技術概念已經落地量產,成為現實。

4 月 25 日,零跑汽車舉行了一場智能時代·源力覺醒,零跑智能動力 CTC 電池底盤一體化技術發布會,在這場發布會上,零跑汽車全域自研的新成果——智能動力 CTC 技術正式對外推出。同時,零跑科技董事長朱江明還宣布將對 CTC 技術免費開放共享,而零跑 C01 將成為全球首款搭載 CTC 技術的量產轎車。

來自神秘的東方力量,再次引領了時代。

被眾多廠商寄予厚望的 CTC 技術是什么?

先說什么是 CTC 技術。CTC 技術,就是 Cell to Chassis 的縮寫,字面意義上就是將電池放到底盤之中。而根據零跑科技電池產品線總經理宋憶寧在發布會上的分享,CTC 技術是指將電池、底盤和下車身進行集成設計,簡化產品設計和生產工藝的前沿技術。

簡單來說,動力電池技術發展至今經歷了三個階段、三個時代。1.0 時代,即以 VDA/MEB 為代表的標準化模組時代,此類動力電池是先由電芯(Cell)組裝成為模組(Module)再把模組安裝在電池包(Pack)中,形成了電芯 - 模組 - 電池包的三級裝配模式。雖然擁有開發簡單的優勢,但卻無法靈活進行電量和電壓配組,且零部件多、系統成本高。加上電池包與車身并非一體式結構,之間存在一定的空隙,導致車身空間利用率低,整體重量也較高。

為了實現動力電池的降本增效,以 CTP 大模組技術構成的 2.0 時代應運而生。CTP 技術全稱為 Cell to Pack,即直接將電芯即成為電池包,從而省去了中間的模組環節。不但實現了體積利用率和生產效率的提升,零件數量也進一步減少。業內已有包括寧德時代、蜂巢能源等多家企業實現了 CTP 技術的量產和列裝。

CTP 技術已經讓動力電池的體積占用縮小了不少,那是否還有更先進的、能讓電池體積進一步縮小的技術呢?這就是 3.0 時代的 CTC 電池底盤一體化技術。由于從一開始就采用了集成設計,因此電池可以直接安裝在底盤之上,零部件數量和結構件成本進一步減少,空間利用率也能夠進一步提升,甚至還能提升車輛扭轉剛度和電池抗沖擊能力。這也就是發布會上宋憶寧所提出的 Less is more。

以零跑所采用的 CTC 技術為例,零跑通過電池和底盤的一體化設計,對車身結構重新做了分布,將車輛底部電池包高度提升,從電池布局由原來的外掛變為整合進底盤內部,讓電池骨架結構和底盤骨架結構合二為一,借用底盤基本結構,利用車身縱梁、橫梁形成完整的結構,整體結構效率更高。

值得一提的是,零跑的 CTC 技術和特斯拉略有不同。特斯拉的 CTC 技術仍有電池包的概念,只是電池包上蓋兼具車身地板功能,座椅直接安裝在電池包上蓋上。而零跑的 CTC 技術取消了電池包箱體和上蓋,只留有下托盤,已經沒有了電池包的概念。因此,搭載 CTC 技術的零跑 C01 也將成為全球首款無電池包的電動車。

毫無疑問,對于大多數投身新能源汽車的企業來說,CTC 技術是降低電池成本、提高能量密度、增加續航里程的最佳方案。但 CTC 技術的難點在于,要同時實現電池的集成化和相對模塊化,這顯然是有矛盾的。同時,由于 CTC 技術要把電池直接集成在底盤上,結構強度和氣密性等安全因素也成為了相當棘手的問題。而作為投身新能源車領域時間并不算長的零跑卻能率先實現這一技術的量產,其中必有獨到之處。

零跑為何能實現 CTC 技術的率先量產?

面對車輛結構強度、電池氣密性、抗沖擊性等多個難點,零跑 CTC 技術采用了多種創新型的新技術,最終攻克了諸多難點。

首先是 CTC 雙骨架環形梁式結構的采用,將電池骨架結構和底盤車身結構合二為一,電池先固定在底部的電池托盤內,再將電池托盤安裝到底盤上,有效提高了電池的牢固程度,也加強了車身剛性。

針對 CTC 技術大規模結構精簡帶來的氣密性難題,零跑采用創新結構設計和工藝、進一步提高焊接質量的同時,還借用底盤基本結構,利用車身縱梁、橫梁形成完整的密封結構。而在底盤和托盤的連接處,則采用了鉚釘 + 密封膠條的組合來保證防水性能。

而為了保證電池的安全,零跑 CTC 在電池托盤、車身側面結構吸能等多方面付出了極大努力。在中汽中心的測試中,采用 CTC 技術的零跑 C01 白車身剛度達到了 33897Nm/deg,超過了傳統鋼車身設計的扭轉剛度,更好地保護了電池。

除了硬件方面的防護之外,零跑還將 BMS(電池管理系統)和云平臺相結合,建立了 AI BMS 大數據智能電池管理系統,從軟件層面保障電池安全。據悉,這項技術能夠為用戶提供觸達電芯級別的實時云端安全保護,基于大數據對電池進行 AI 數據建模和深度學習,不但能提前對故障進行預警,還能自動糾正錯誤的電池使用方式,提供更加智能的充電策略。并通過 OTA 進行全生命周期的軟件更新,讓電池更安全、更長壽、更高效。

顯然,零跑的 CTC 技術不但先進,也相當全面,那么這家新生的新能源車企是如何實現難點攻關的呢?這離不開零跑成立 7 年來,一直堅持的軟硬件一體化的全域自研路線。正如發布會上零跑科技董事長朱江明所言,除了電芯還需要采買以外,零跑的其他車載技術全部自研自產。

時至今日,零跑汽車整體專利數達到 1513 項,電池技術專利也達到 135 項,其中 CTC 技術中的雙骨架環形梁式結構等技術,零跑汽車已經申請了專利。

此外,雖然零跑建立的時間并不算長,但其投身 CTC 技術的研發時間并不短。早在 2016 年,朱江明就從手機電池由分離式變成機身一體化獲得靈感,率先提出 CTC 概念方案。并于當年成立跨部門項目組,進行技術探索,稱得上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2019-2020 年,零跑在經歷兩版 CTC 技術的工程實踐方案,初步完成了 CTC 方案的設想。當時已經能實現空間利用率提升 5%-10%,整車剛度提升 10%。而來到 2022 年,經過不斷地實驗論證和改進完善,零跑終于成為全行業內最早實現 CTC 電池底盤一體化量產技術落地的企業之一。

根據零跑汽車介紹,其 CTC 技術擁有高適配和強擴展兩大特點,在未來能夠實現可持續進化。一是通過高度集成化和模塊化,可跨平臺適配未來各級別、類型的車型;二是智能化、集成化熱管理系統,未來可兼容 800V 高壓平臺,并支持 400kW 超級快充,未來可實現加油式充電——充電 5 分鐘,續航超過 200km,成為零跑新生代車型可持續進化的能量母體。

如此強大的技術,也讓我們對零跑 C01——這臺首款搭載 CTC 技術的車型產生了好奇。

搭載了 CTC 技術的零跑 C01,戰力幾何?

作為零跑汽車第一臺中大型轎車,零跑 C01 最為吸引人的技術亮點自然是 CTC 技術。

得益于 CTC 技術的加持,零跑 C01 能夠實現更大空間、更強性能、更長續航與更高的安全。

空間方面,零跑 C01 擁有 5050mm 的車身長度與 2930mm 的軸距,尺寸本就相當寬裕。又由于取消了電池上部結構,減少冗余的結構設計,整車垂直空間增加 10mm,電池布置空間增加 14.5%,使得車內空間布置更加靈活實用。其 319mm 的后排腿部乘坐空間在同級中大型轎車中堪稱領先,而前后雙后備箱則是電動車才能夠實現的空間靈活性。

性能方面,CTC 技術讓整車扭轉剛度提升 25%,整車重量降低 15kg,輕量化系數提升 20%。不但駕控性能更強,對 NVH 性能也有所助益。而自研三合一油冷電驅總成所達成的 3 秒級零百加速,則是國內同級電動轎車加速的最快水平。

續航方面,CTC 技術由于增加了保溫層,能夠有效提升電池保溫性能、冬季續航更可靠,同時得益于 AI BMS 帶來的能耗經濟性管理,整車續航里程得到 10% 左右的提升。多項加持下,擁有 90kWh 超大容量動力電池的零跑 C01 綜合續航里程超過了 700km,極大程度上打消里程焦慮。

安全方面,采用了車身電池一體化架構的零跑 CTC 技術,已經通過了包括 5 米高空跌落、海水浸泡、熱失控在內的 30 多項電池安全試驗,其中有 8 項安全測試結果遠超國家標準。而 AI BMS 則能夠為零跑 C01 提供全時主動守護,最大程度上保障電池使用安全。

毫無疑問,CTC 技術的加持,讓零跑 C01 成為了一輛同時擁有大空間、長續航、強操控和高安全的中大型轎車。這臺新產品的問世,有可能會改寫改寫純電動中大型轎車市場格局,帶動整個行業向前發展。

格局打開,零跑自研不止為自己

新技術的問世、新產品的推出,零跑似乎已經在 CTC 技術這條新道路上占據了先機。按照常規思路,零跑未來將依靠 CTC 技術的先發優勢對后來者進行降維打擊。然而,零跑的格局卻遠比我們想象的要更大。

在發布會上,零跑科技董事長朱江明重磅宣布:零跑將對 CTC 技術免費開放共享。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零跑堅持的軟硬件一體化的全域自研顯然不是一條容易的路線,7 年的全域自研之路,雖然歷經坎坷,但零跑卻堅持走了下來。如今 CTC 技術的推出,正是全域自研這顆種子生根發芽、枝干漸密之后結出的一顆沉甸甸的果實。這樣杰出的成果,為何就這樣對外共享?

對此,朱江明給出的理由是新技術不應是壁壘,而是帶動產業向上突破的階梯。

他表示,新能源汽車發展不能閉門造車,行業崛起也不是一家一人之事,交流、互聯才是中國汽車趕超全球的關鍵。

在新能源賽道上,只有自己掌握核心技術,才能防止卡脖子。通過率先量產 CTC 技術,零跑汽車證明了在智能電動汽車的新賽道上,中國品牌開始站上 C 位。很顯然,零跑所追求的,并不只是自己站上 C 位,而是帶動整個中國汽車行業共同向上、同站 C 位。正如朱江明所言: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遠。

而堅持全域自研、格局打開的零跑汽車,或將與愈來愈好的中國新能源汽車一起,走的更快、更遠。

責任編輯:黃莉

校對:徐亦嘉

丸趣 TV 網 – 提供最優質的資源集合!

正文完
 
丸趣
版權聲明:本站原創文章,由 丸趣 2024-04-13發表,共計4054字。
轉載說明:除特殊說明外本站除技術相關以外文章皆由網絡搜集發布,轉載請注明出處。
評論(沒有評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邵县| 红河县| 中阳县| 石景山区| 时尚| 富锦市| 弋阳县| 梧州市| 嵊州市| 固镇县| 苏州市| 丹东市| 三原县| 文昌市| 蒲城县| 景德镇市| 论坛| 林口县| 桑植县| 米脂县| 榆树市| 漯河市| 六盘水市| 洪江市| 莱州市| 蕲春县| 开封县| 南昌县| 冷水江市| 河西区| 察雅县| 滨海县| 西贡区| 遵化市| 通州市| 汉寿县| 镇康县| 华蓥市| 商洛市| 黑水县| 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