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2105 個字符,預計需要花費 6 分鐘才能閱讀完成。
重陽節至,北京受寒潮影響,這兩天氣溫驟降,秋意顯得頗為明顯。
重陽在古代,是十分受重視的節日,許多名詩人在重陽節都留下了極好的作品,讓人一讀難忘。我個人覺得最有趣的,來自于宋代江西詩派詩人潘大臨的一個殘句:
滿城風雨近重陽。
有一個很有趣的故事:說,某年重陽節前的一個夜晚,潘大臨家中已然斷糧,饑腸轆轆的詩人,看著窗外秋風蕭瑟、風雨交加的夜色,竟然詩興大發,于是走到書桌前,提筆寫下了滿城風雨近重陽的起句,正要往下寫,忽然敲門聲起,詩人開門,見到的卻是前來收租稅的債主,詩人只好陪著笑臉,等打發走債主,潘大臨詩興全無,再也想不到合適的下句了。于是,滿城風雨近重陽變成了一個殘句,但因為這句詩,情景交融,意境極佳,所以也讓潘大臨名聲鵲起,亦為后世所稱道。
潘大臨滿城風雨近重陽的故事固然有趣,但遺憾不能成為一首整詩,而下面這幾首詩詞,均是關于重陽節的佳作,不同的詩人從不同的角度,為我們描繪了自己心目中的重陽。那么,你心目中的重陽又是怎樣的呢?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維的這首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作品,小學生即能誦讀,但越長大之后,越在外漂泊久了,就越體會到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深意,即便是現在電話、視頻都很方便。
相對于王維每逢佳節更思親的境況,李清照的重陽顯得更加愁悶,她的 《醉花陰》 一詞,誰讀都有三分凄感: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重陽節前后,本就是賞菊的好時節,但一個人賞菊,未免有些孤孤單單,再加上幾杯小酒,秋風一吹,更顯得這光景凄涼難捱了。重陽時的孤獨、凄冷,全在李清照的酒杯中了。人比黃花瘦的比喻,更是絕佳,難怪她的丈夫怎么寫,都比不過她。
清代的納蘭性德,雖然沒有李清照女子般的溫婉細膩,但所寫的重陽詞,仍然有一種凄涼銷魂的感覺,試看《采桑子·九日》:
深秋絕塞誰相憶,木葉蕭蕭。鄉路迢迢。六曲屏山和夢遙。
佳時倍惜風光別,不為登高。只覺魂銷。南雁歸時更寂寥。
深秋、絕塞,無邊落木,鄉路迢迢,這種情感,本就令人銷魂,一旦登高遠望,看到大雁成排結隊紛飛的景象,內心不免生出一陣濃濃地鄉情,只好在夢里游遍故鄉,可惜故鄉即便在夢里也很難到達,其寂寥之情,正如塞外的廣闊無邊,令人心碎。
唐人杜牧的 《九日齊山登高》 也是重陽節的名作,一掃重陽陰霾的感情,寫出了一種少有的瀟灑和豪情,但細品之下,又隱藏著淡淡地落寞,很有味道: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重陽與友人登高,像兩個老頑童一樣,開懷暢飲、大笑,兩人采摘菊花插滿頭頂,一直到聊天到大醉方歸,杜牧覺得既然是佳節,就應該高興,就應該拋棄那些悲秋、悲景、悲落日的感情,高高興興去喝酒,高高興興去賞花。這種豪情,的確少有人及。
因此杜牧的這首詩,俘獲了很多粉絲,其中不乏一些文壇大家,比如,蘇軾就用《定風波》詞牌,寫了一首《重陽》,幾乎就是全搬杜牧這首詩,與客攜壺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飛,塵世難逢開口笑,年少,菊花須插滿頭歸。酩酊但酬佳節了,云嶠,登臨不用怨斜暉。古往今來誰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而大儒朱熹,也有用一首《水調歌頭·隱括杜牧之齊山詩》,描述了杜牧的詩意,可見杜牧對他們的影響。
白居易的重陽詩,顯得有點與眾不同,這首 《重陽席上賦白菊》 是他老年時的作品。這年的重陽節,他被友人叫去赴宴,看到席上全是少年英杰,只有自己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白居易卻絲毫不覺得傷感,反而覺得年輕了不少,恰好這個時他看到滿園的黃色菊花中,有一叢白菊開得正好,于是以白菊自比,寫下了這首詩。
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白頭翁的白居易走入少年的宴會中,絲毫不顯得違和,正如滿園的黃色菊花襯托著那叢鶴立雞群的白菊一般。
能夠像杜牧、白居易這樣在重陽瀟灑自如的詩人并不多,更多的重陽詩,是流露出一種思鄉或孤獨的情緒,連詩圣杜甫也是如此,他的《九日五首》其一寫道:
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臺。
竹葉于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
殊方日落玄猿哭,舊國霜前白雁來。
弟妹蕭條各何在,干戈衰謝兩相催!
此詩帶給人的感覺,依然是那種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的沉郁悲切。而竹葉于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的決絕,更顯得悲涼無限了。
王之渙的《九日送別》,也有這樣的味道,只不過沒有那樣凄厲:
薊庭蕭瑟故人稀,何處登高且送歸。
今日暫同芳菊酒,明朝應作斷蓬飛。
王之渙面臨重陽送別,想到的卻是明日的分離,所以他的登高體驗,并不快樂,斷蓬飛 的比喻,是多么形象,就像無根的草,逐風而走,不是因為想走,而是身不由己呵!
以上,共提到了 7 首重陽詩詞,分別為:王維的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李清照的《醉花陰》、 納蘭性德的 《采桑子·九日》、 杜牧的 《九日齊山登高》、 白居易的 《重陽席上賦白菊》、 杜甫的 《九日五首·其一》、 王之渙的 《九日送別》; 以及,潘大臨的殘句 滿城風雨近重陽。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收藏摘錄誦讀。
丸趣 TV 網 – 提供最優質的資源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