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1710 個字符,預計需要花費 5 分鐘才能閱讀完成。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駐澳大利亞特派記者 陳效衛】澳大利亞的首都在哪里?一些人回答不清楚,還有一些人的答案則是悉尼或墨爾本。近日,世界著名的知識學院網站對發達國家首都的知名度進行了調查。統計顯示,澳大利亞首都搜索查詢年均高達 468 萬次,這一數據可以說遙遙領先。這就意味著,查詢者根本不清楚澳大利亞首都是堪培拉。如果加上那些錯認悉尼或墨爾本為首都的,上述統計數字則要高得多。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為何如此缺乏存在感?
立法經常被推翻
堪培拉缺乏存在感,與其功能單一的定位有很大關系。1901 年澳大利亞宣布獨立時,當時最有資格成為首都的兩大城市悉尼與墨爾本上演了奪都的世紀之戰。作為妥協,聯邦政府最后在兩大城市之間選擇了離最大城市悉尼稍近的堪培拉作為純政治中心,而讓墨爾本作為臨時首都,直至 1927 年遷至堪培拉。
世界很多國家的首都都是該國最大的綜合性城市,是政治、經濟、交通、文化等幾乎所有重要領域的中心。通常,這類全能型首都都冠以聯邦(地)區特區直轄市首都區等名稱,其地位明顯高于其他一級行政區。但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卻恰恰相反。不僅如此,首都自身的立法還可能被聯邦政府推翻。如 2013 年,堪培拉所在的首都領地通過了同性婚姻合法化法案,但不到一周就被最高法院否決。而當地州一旦通過,則可成為法律,通常不會被否決。事實上,早在 1975 年同性戀行為在南澳大利亞州即被完全合法化。
最近,堪培拉力圖保護原住民文化而未果的例子,又提供了一個佐證。堪培拉安斯利山麓有一個擁有數萬年巖畫的原住民文化遺址,2016 年被當地房地產開發商買下建造住宅。為此,原住民長老、首都綠黨領袖等不停抗議呼吁,但在 2022 年 1 月,當地人只能眼睜睜看著遺址被推土機推平。事情雖發生在自己的地盤上,但堪培拉卻做不了主。
一條輕軌耗時 101 年才建成
首都通常是一個國家發展最快的城市之一,但堪培拉又是罕見的例外。由于地廣人稀,堪培拉目前超過 10 層的樓房不足 60 棟,有人稱其是一座躺平的城市。
堪培拉發展最為緩慢的非交通莫屬。這里沒有地鐵、立交橋、高架道路橋梁和地下通道,更不通高鐵。一條全長 12 公里的輕軌(如下圖)在沒有任何地形或建筑障礙的前提條件下,從最初規劃到 2019 年建成,前后歷時 101 年。而從汽車車牌號的分配來看,聯邦政府似乎更沒有讓堪培拉放開手腳發展的打算。在澳大利亞 8 個一級行政區劃中,按 26 個英語字母分配車牌號,悉尼所在的新南威爾士州和墨爾本所在的維多利亞州共占了 13 個字母,而堪培拉只分到了 1 個字母。
堪培拉的首都國際機場更加名不副實。該機場 1920 年建成,但直到 2004 年才短暫開通至斐濟的國際航線。2016 年開通了至新加坡的航線,迎來了史上首個定期國際航班。就國內航班而言,到達距離稍遠一點的州,都要經停悉尼或墨爾本,首都機場也沒有首都的樣子。如此蝸行牛步的發展,堪培拉自然會越來越淡出人們的視線。
一項世界遺產也沒有
就特別容易提升知名度的亮點——旅游資源而言,堪培拉也乏善可陳。澳大利亞有 20 多項世界遺產,首都卻一項也沒有。澳大利亞十大著名景點也都與堪培拉無緣,而悉尼獨占 3 項。
澳大利亞介紹本國旅游的書籍通常將堪培拉放在最后部分。一些旅游地圖則是將其夾在新南威爾士州里順帶介紹。有的干脆略而不提,致使首都名正言順地被缺席。
提升知名度的國際賽事及會議與堪培拉也基本絕緣。如悉尼曾經舉辦過 1938 年英聯邦運動會和 2000 年奧運會;墨爾本早在 1956 年就成為第一個舉辦奧運會的南半球城市;第三大城市布里斯班 2014 年舉辦過 G20 峰會,并將于 2032 年舉辦第 35 屆奧運會。至于堪培拉,當地人無可奈何地自嘲:即使舉辦 3032 年奧運會也不可能輪到它。實際上,澳大利亞國內舉辦的各類大型活動也很少花落堪培拉。
總之,由于堪培拉在澳大利亞城市中一直處于弱勢地位,且有愈來愈弱的趨勢,擺不正其身份似乎就成為必然。不僅外國人常常弄錯,澳大利亞本國人也時常稀里糊涂。2021 年 3 月,澳大利亞網紅米凱拉·泰斯塔就在公開場合將澳大利亞首都說成悉尼。在道歉時,泰斯塔仍理直氣壯,堅稱我認為悉尼是首都,因為它是最大城市。我堅信很多澳大利亞人也這樣認為。
丸趣 TV 網 – 提供最優質的資源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