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1215 個字符,預計需要花費 4 分鐘才能閱讀完成。
吳曉波頻道:淄博燒烤的隱喻。淄博燒烤太火了,整個四月份,有 480 萬人次游客趕到淄博吃燒烤。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逐日 游客約 20 萬人次,張店的八大局便民市場,更位居全國景區 ” 排隊榜單 ” 第一。
淄博燒烤為什么火成這樣?任何流行的發生,本質上是一次社會情緒的宣泄。在一開始它是一種集體無意識,繼而構成為當代敘事。淄博燒烤的火爆,并不符合經濟學意義上對流行的定義,它既不具有稀缺性,也不屬于一種新的發明,更不代表了某種時尚。
它的隱喻意義在于 ” 此時此刻 ” 和 布衣 對癥的表達。據說淄博燒烤的引爆者,是那些在疫情期間受到善待的大學生。在去年五月,山東濟南等地的大學有 12000 多名學生被拉到淄博隔離。淄博人 不嫌棄,不怕找麻煩。給學生們 供給 好的食宿環境。在送別前的最后一個晚上,當地政府 特別 請同學們吃了一頓燒烤,并約定來年春暖花開時節,大家帶上 友人 再來淄博做客。這個 ” 約定 ” 是一種無 目標 的等待 ,但最后受惠者把它演繹成了一場溫情的回報運動。在互聯網的世界里,大學生從來是流行文化最活躍的發酵者。他們在 ” 淄博燒烤 ” 這個概念上烙進了會冒煙的情感,進而引發了全社會的 ” 疫后共情 ”。而流行的第二級引爆人是淄博當地政府,他們積極地成為了情緒的共謀者。在過去的三個多月里,他們發送燒烤消費券推出燒烤專線,組織安排燒烤志愿者,甚至還專門和濟南鐵路局上車就送紀念大禮包。更讓人們樂于看到的是淄博政府對管制權進行了一次解放,他們允許燒烤攤上街,從而放棄了城管的某些權力。他們動員全體公務員不分崗位職務,隨時接受調動。他們開放全市 207 家黨政機關的大院,免費為游客 供給 停車場和廁所。人們還看到淄博的文旅局長為客流超過接待 才能 。而 ” 公開致歉 ”,市委書記則騎著共享單車親自巡街檢查。在網上也流傳著當地公務員發出的 ” 官不聊生 ” 的抱怨。而在 大眾 看來,這卻是一股許久未見的新 景象 。當這些舉措最終沉淀為制度之后,它或許意味著政府職能改革的某種標本,任何全民性的狂歡,都基礎于參與的成本。在淄博吃燒烤,牛肉一串 2.5 元,烤生蠔 5 元, 均勻 一頓下來。有人算了一下,外地游客結伴趕過去,吃住游玩加在一起,兩天的花費大約是 3 / 4 元 / 人。因為各種價格管理得當,迄今沒有聽到宰客的新聞。在某種意義上,淄博燒烤正在兌現人們對自由市場的 布衣 式想象,物美價平的商品,暢快淋漓的消費 休會 。童叟無欺的市場環境謙卑和氣的 ” 小政府 ”。于是數以百萬計的人,不遠百里千里前去 ” 投票 ”,在表象上,他們是去吃一頓或幾頓燒烤。而在潛意識里,他們是在實現一次放縱和表達,參與一場 MZ 化的小試驗,這本是極其卑微的 目的 。而在當今的中國卻又是那么的珍貴,你永遠不能低估 大眾 的 ” 用腳投票 ”。民智已開的今天,任何口號或宣示,都抵不上一頓 ZY 的燒烤。人們并不需要濫情的 ” 父愛 ”,而只渴望 同等,人們對權力的認同,從來建立在 ” 人不我欺 ” 的共同價值觀上。很多年后回望,淄博燒烤的火爆是如此的荒誕,但在 ” 此時此刻 ”,卻是 2023 年中國的全部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