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1861 個字符,預計需要花費 5 分鐘才能閱讀完成。
迷人的小酒窩和長睫毛是你最美的記號。
可惜,大多數人都沒能得到上天的眷顧。哪怕努力笑出后槽牙,臉上除了法令紋和包子褶,嘴角還是很難出現溫婉甜美而恰到好處的小坑。大約 80 年前,為了迎合女孩子變美麗的需求,一件神奇的發明出現了。
伊莎貝拉在全國發明者大會上親自現身演示酒窩制造機 圖 /Medford Mail Tribune
1936 年,紐約女發明家伊莎貝拉(Isabella Gilbert)推出了一款網紅美容儀——Dimple Maker,翻譯過來就是酒窩制造機。它本質上就是個形似耳麥的鐵架子,不過罩住的不是耳朵,而是卡在了臉頰上。
兩端的卡口對準想要形成酒窩的位置,哪里沒坑夾哪里。就是這樣,簡單粗暴。
新產品體驗中 圖 /Louisville Courier-Journal
看起來很像小朋友們手動擠出的鬼臉。
伊莎貝拉貼出宣傳廣告,號稱堅持使用,你也能擁有魅力酒窩!它的所謂原理一目了然,似乎只要對自己足夠狠,就能在 臉頰上留出一個長期血流不暢導致的印記。
酒窩制造機的廣告海報和展示模特 圖 /Wikipedia
類似的方法現在在網上也有不少。比如用鉛筆或者勺子懟自己的嘴角,每天堅持 10 分鐘什么的。
別信,沒啥用。(來源:YouTube)
當時的確有愛美的女孩子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夾住了自己的臉頰。酒窩制造機也為伊莎貝拉在當時帶來了 1.2 萬美元的收入。不過最后,這項荒唐的發明還是被美國醫學會禁止了,它們認為 此儀器對制造酒窩毫無用處,甚至都不能讓已有的酒窩變得更大 。并同時指出,長期使用 可能有致癌風險。
這東西想來也不靠譜,下面就讓我們用科學的解釋讓伊莎貝拉心服口服。
酒窩,英文叫 cheek dimple,意思是臉頰上的小坑。中文名更形象一些,取古人釀酒時在容器中央挖出的小圓坑做比喻。不過臉頰上的小坑裝的不是酒,而是醉人的微笑(?
酒窩 CP 倒是真的甜 圖 /《海岸村恰恰恰》
酒窩的形成和面部肌肉的結構異常有關 。我們的面部皮膚下布滿肌肉,共有 43 塊。這些肌肉共同配合,讓你做出了各種表情來表達或直白或復雜的情緒。其中, 和笑直接相關的是面頰的顴大肌和顴小肌。
圖 /unsplash
顴大肌連接著顴骨和嘴角。當你微笑時,顴大肌會牽引嘴角上揚。
面部肌肉分布圖,紅色所示就是顴大肌。
圖 /Wikipedia
可如果某人的 顴大肌長分叉了,樣子呈 Y 字型 。那么雖然它從顴骨出發,但兩個分叉將連接兩個終點。 一個連接嘴角,另一個則嵌到了嘴角下方的真皮脂肪層。當肌肉向上牽引嘴角時,嘴角下方的皮也被抻起來。這么一來,中間就有了一個坑。
有酒窩的漂亮姐姐 圖 /unsplash
所以酒窩不只存在于臉上,如果身體其他部位的肌肉分叉,酒窩便也可能出現在背上、肩膀或者肚子上,讓全身輔助你微笑。
不過有時你可能會遇到這種情況,小的時候明明有可愛的酒窩,長大以后卻突然搞丟了。難道是分叉的肌肉又給合上了?顯然不是。真相是,小時候你可能長了個 假酒窩 。它是因為臉上的 脂肪比較飽滿,一笑就擠出了褶。長大以后,嬰兒肥消失,小酒窩也就一起不見了。
嬰兒的小手肉肉的,手背上擠出了小坑。
圖 /unsplash
你看,酒窩不是你的臉上真有坑,也不是用什么東西一直壓就能壓出來的。它是整條肌肉結構的問題,戳臉沒有用。
關于酒窩的遺傳有個誤區,既然是肌肉結構的原因,那么就是個與生俱來的特質。所以民間廣為流傳的說法是,酒窩是個單基因顯性性狀。單基因是說它由單一的一對等位基因控制,類似單雙眼皮那樣。
雙眼皮是一種單基因顯性性狀 圖 /unsplash
雖然通常來說,爸媽長著酒窩,寶寶一般也會長酒窩,看起來很符合遺傳規律。但其實,科學家們目前并沒有找到一個明確控制酒窩的基因,也不排除它是由多個基因控制的可能 。再加上 環境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基因表達,面部肌肉縱橫,脂肪時多時少,酒窩的出現往往沒那么多規律可循。
到今天為止,當你在視頻網站搜索如何擁有酒窩時,也能看到諸如嘟嘴、吸腮幫子、戳臉頰等多種建議。當然,只是為了拍照倒是可以用,這樣的酒窩不出一會兒就消失了。
酒窩半永久模擬法(來源:YouTube)
某寶上甚至還有酒窩精油這樣的東西,原理寫得有模有樣,忍不住想問問客服到底是什么精油能讓肌肉裂開,脂肪消失?
不過,醫美上確實有 酒窩成形術 這樣的操作,大致原理是在臉頰里埋線,強制牽引特定位點的肌肉組織。背后的風險有酒窩做歪、酒窩太深、酒窩太淺、酒窩消失、酒窩不自然等多種后果,且有感染風險,使用需謹慎。
最重要的是,科學研究顯示,長酒窩和個人魅力之間沒有明顯的關聯性,它對容貌的影響可能僅限于長酒窩的位置更引人注目。
丸趣 TV 網 – 提供最優質的資源集合!